很多朋友都对骨髓炎抱有一种恐惧心理,因为它属于疑难杂症之一。那么既然疾病如此复杂,拍片能是否可以诊断骨髓炎呢?磁共振不是比X光更先进吗?为何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做完核磁共振之后医生会要求拍X光片检查呢?
脊髓炎的检查为何会如此的复杂呢?对此,下面就请专家为您解答。
首先,X片对于骨髓炎的早期诊断会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由于骨髓炎拍片通过软组织肿胀的显示可以提供早期参考,若等片子上出现骨质的破坏时,一般需要10-15天,但此时在进行手术治疗已经为时过晚,所以,在早期经过X光片的诊断有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病情的延误。
其次,X光片可以在患者患病早期软组织肿胀表现的特点是自深层直至皮下成弥漫性水肿。这种改变可早在发病48小时即表现出,以便患者尽早发现疾病,引起警惕。
当骨髓炎发展到一定程度,骨质发生改变后,拍片就能及时、明确的检查出,如骨髓炎急性期时。拍片上就会显示出被掀起的骨膜形似葱皮样改变,髓腔内骨松质被脓肿破坏而出现骨质疏松、骨小梁结构模糊,边界出现不清晰的虫蚀样或斑片状的骨质破坏。这时患者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般情况下,当骨髓炎发展至慢性时期,拍片可以看到骨膜增生趋向于骨包壳,表现为比皮质更厚,包围于骨干成套筒状的致密阴影,逐渐骨质增厚硬化,髓腔变窄或闭塞。此时患者应尽早提高警惕。
专家认为,任何检查方式都会尤其相关的作用。拍片与磁共振检查各有其优点。拍片可以从整体提供数据,磁共振能从看到内在的变化。所以,患者朋友们只需寻找权威医院,相信并与医师配合,进行准确治疗,从而避免病情的延误。
转载请注明:http://health.yealer.com/gsy/2013/2013-06-22/1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