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通过血液在全身循环带动病菌的扩散感染,进而引起的骨骼破坏的炎症称为骨髓炎,感染菌通常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因为脓肿出现的几率较高,所以各种炎症都有可能引起败血症现象。
急性骨髓炎的发病年龄很广,小儿居多,身体的任何部位骨骼都有可能发生,但是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是常发部位,然后是股骨上端和桡骨下端。骨髓炎的症状根据感染部位、病情程度和范围、病程长短、年龄大小、抵抗力强弱和病菌的毒性不同而不同。
急性骨髓炎的诊断和治疗早期,通常选用比较有效或者对细菌药物非常敏感的抗菌素进行联合使用,通过静脉注射。等到高烧退后,就开始换做口服或者肌肉注射时间为2到3周的抗生素治疗,时间并行的施行全身的支持疗法,比如高蛋白食物的摄取、和多种维生素、必要的时候进行输血等,有的时候根据医生进行患肢的外固定和皮肤牵引,来防止病理性骨折,同时有脓肿的,马上进行开窗引流,以免病情的恶化和扩散。
很多的时候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和不及时,就会使遗留的死骨和脓肿溃破出现窦道,变为慢性骨髓炎。这个时候伤口不容易收口,因为脓肿导致骨髓腔内压强增高,血运不好,身体正常组织坏死,多处窦道形成,长久不愈。
所以急性骨髓炎的治疗显得尤为关键,及时的治疗,及时的摆脱骨髓炎的纠缠,愿您能找一位好的医生和医院,争取一次性康复!
转载请注明:http://health.yealer.com/gsy/2013/2013-08-03/2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