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所说的化脓性骨髓炎其实就是骨的全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一般致病因素是病菌不知不觉的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源比如痈、脓肿,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由血液传播到骨形成的疾病。
有全身综合疾病、长期营养不良、抗力低的人的化脓性骨髓炎的几率很高。从解剖学来分析,长管骨的干骺端有比较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又应为血液流动缓慢、细菌容易在此处停留,关节附近一旦跌伤、扭伤、挫伤等,就会使毛细血管网破裂、因为局部抵抗力降低,细菌繁殖生长形成病灶就很容易。化脓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感染菌。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转变成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髓炎,就会经久不愈,甚至截肢致残或者危及生命。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点:
1.全身身不适、食欲减退、高热达39°度以上,还伴有寒战等中毒现象。
2.局部患处持续性疼痛,肌肉痉挛、活动患肢不便等
3皮肤温度高,早期局部肿胀,慢慢肿胀面加大。
4.白血球总数高达2-4万/立方毫米,呈阳性。
5.X线拍片两周后可能有骨破坏、骨的增生和骨折表现。
化脓性骨髓炎的用药指导
1.早期选用二种以上抗生素滴注治疗。
2对于脓液药物敏感的人,选用药物敏感抗生素静滴为主。
3.抗生素2-3日,体温还是不降,尽早切开进行引流。
4急性期除联合用抗生素,等体温正常后,改成肌注或口服。
化脓性骨髓炎是病情发展的一个过程,如果不及早治疗,将会发展成更为严重骨髓炎,所以希望骨髓炎患者每天积极地进行治疗,早日康复。
转载请注明:http://health.yealer.com/gsy/2013/2013-08-14/3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