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炎多是营养不良,久病初愈时出现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患者通常曾经有过外伤史和皮肤病的历史,前者容易使使局部抵抗力降低,后者的细菌容易感染到血液。细菌主要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骨进行感染,干骨两端是生长发育很快的区域,这个区域血管丰富,血液循环淤滞不前,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好地方。
不是很严重的急性骨髓炎的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全身治疗:确诊急性骨髓炎后立即使用相应的抗生素,抗生素的选择需要做血液培养和药物敏感度试验,判断致病菌后再选择。同时必须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对于有心肌炎,寒战或者休克的患者,可以使用激素治疗,有缺氧表现时给予有氧呼吸治疗。静脉输液是为了维持体液平衡,改善贫血和因高热所造成的对身体的耗损;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入院后的骨髓炎患者,护士应该注意了解急诊或门诊具体的处理的情况,确定是否治疗已开始。急性骨髓炎一般有高热,护士要观察患者有没有嗜睡、休克等现象。体温达到39℃者,需要采取物理降温,可在患部放置冰袋,或用酒精擦洗,冰袋中的冰块不要太大,袋内不能有空气。冰水要随时倒去,再添冰块,冰袋只能放在头部的前额,千万不能放在枕后颈下。根据医师开的退烧药给患者使用。当患者出汗较多时要防止患者出现虚脱。昏迷的患者需要有专人护理。做好整个体温病情记录,观察血压、脉搏和体温的变化。
患者饮水或果汁要不时的供给,提供营养丰富并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有时静脉注射葡萄糖,以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并维持体内平衡。输抗生素时应注意药物的浓度。
局部骨髓炎的治疗方面:抬高患肢,帮助人体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如果在脓液很多的情况下,应该协助医生经常地换药,并保持衣物床单消洁,一般引流通畅,脓液流出一部分,患者体温会有所下降。
骨髓炎的治疗根据不同阶段采取的措施是不同的,一般慢性骨髓炎的治疗就显得很麻烦,所以只有做好急性骨髓炎的治疗,才能很好地预防慢性骨髓炎的发生。
转载请注明:http://health.yealer.com/gsy/2013/2013-08-16/3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