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慢性骨髓炎的病人经过漫长的骨髓炎治疗过程后,对能治好慢性骨髓炎产生怀疑,到底慢性骨髓炎病是不好治呢,还是根本就没有治好的可能呢?这让众多的慢性骨髓炎患者以及家属备感苦恼。
大家都知道慢性骨髓炎一般都是因为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彻底演变出来的,临床上骨髓炎进入慢性炎症期时,会出现局部肿胀,骨质增生增厚,骨表面粗糙,并且伴有压痛感,如果存在窦道,骨髓炎患者的伤口就会长期不愈,偶而还有小块死骨从窦道排出。
慢性骨髓炎受到细菌的长期侵蚀,骨组织和病灶被严重破坏、出现坏死,周围表现有组织瘢痕,局部营养不良是因为血运不佳,抗生素也不能很好的到达病灶进行释放,因此不管是口服还是静脉注射,抗生素都是很难以恒定的、持续性的药物浓度作用在病灶,所以有害菌难以全部杀死,最终结果是导致抗生素使用在慢性骨髓炎的治疗中失败。
就是一个伤口,为什么合起来就那么的难呢?肯定是没有找对方法吧,这就出现了慢性骨髓炎怎么也治不好,成了顽固的病种,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是可以告诉广大的骨髓炎患者的是,慢性骨髓炎是可以康复的,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伤口不愈合的根本原因,从而对症下药,解决这一难题。
慢性骨髓炎的伤口不愈合,肯定是病灶没有彻底的清除,比如说杀菌不彻底,死骨,死腔和无用的肉芽组织都没有摘除干净等等,留下死角,为以后慢性骨髓炎的再次爆发埋下了隐患,因此,慢性骨髓炎的治疗原则是清除病灶,杀灭病菌,闭合窦道,只有把这几项都完美的做到了,慢性骨髓炎的治疗也就成功了。
通过上面的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面的介绍,您心中的怀疑是否已经消除,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点击进入网站,让专业的骨髓炎专家给您详细的讲解,希望您能早日康复!
转载请注明:http://health.yealer.com/gsy/2013/2013-08-16/3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