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怎么引发来的?专家讲,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发最主要的是因为急性骨髓炎继发而来,不过也有的少数是因为一开始就表现为慢性症状,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一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吧。
当化脓性骨髓炎处在急性时期时,病人常常出现发冷和发热症状,并且还会有高达40度的体温。而且患病部位常常表现出疼痛症状,而且呈现出了逐步加剧情况,表现出了持续性的剧痛状况,并且局部常常表现出红肿和热痛等症状情况,并且肢体出现了活动的障碍。这时如果治疗的不及时和不彻底,往往会继发成慢性骨髓炎。
当进入了慢性期,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人常常出现了伤口“多年不愈”或者是“时发时愈”的专科,并且这样的伤口往往脓液出现的不多,而且疼痛表现的也不明显,有些情况下自己出现愈合情况,不过一段时间后,往往伤口有表现出了红肿和疼痛情况,并且在破溃后,症状逐渐的消失,通常会这样“反复发作“,并且”经久不愈“形成瘘管,偶尔碎骨片会从伤口排出。
X线检查,常常是在10日后,这个时候往往才能看到脓肿和骨质出现破坏的阴影情况,最晚的病发在四周后,就会看到骨质出现破坏的情况;当在慢性期,X线拍片,往往可以看到“死骨”的有无和病变范围的大小。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怎么引发来的?希望大家警惕起来,如有疑问可到北京骨髓炎研究所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health.yealer.com/gsy/2013/2013-08-23/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