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的人不太理解的是,骨髓炎明明治疗了,可最终还是转为了慢性骨髓炎,难道骨髓炎发展呈慢性是每一位骨髓炎患者的必然结果吗?我们来看看骨髓炎为什么会发展成慢性骨髓炎:
骨髓炎一般早期经过积极的治疗,并且治疗得当,可以直接康复,不复发,就不会出现慢性骨髓炎。因为现在很多骨髓炎的早期治疗通常为缓解治疗,不是从骨髓炎的病根治起。
比如骨髓炎早期的高热等反应,一般治法只是采取降温,大量的抗生素消炎,但是往往被忽略的是抗生素虽然杀死了血液中的病菌,却消灭不了骨髓腔内的炎症,因为骨髓腔里的血运不好,药物不能到达释放,这就是患者抱怨的治疗了骨髓炎还是转为慢性的了。
如果骨髓炎病性改变比较快,发病急骤,医生紧急治疗的有效时间非常短,发病后二十天内没有康复,骨髓炎转变为慢性期的可能性就非常的大,同时,手术后不良的饮食习惯、抽烟喝酒、劳累等,都会引发慢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跟急性骨髓炎不同的是,骨质已经从根本上被破坏,治疗难度大大提高。
慢性骨髓炎的形成与时间和治疗两个因素密不可分。骨髓炎前期发现的早晚和骨髓炎的治疗方式的好坏都直接影响骨髓炎慢性的出现,所以骨髓炎在医学上建议患者早发现早治疗,早日获得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health.yealer.com/gsy/2013/2013-09-29/4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