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发病率较高。湿疹会对称分布,反复发作,急性期皮疹是以红肿、水泡为主,中性期皮疹是以潮红、落屑为主,慢性期则以表皮增厚、落屑为主,皮肤干而不湿。中医认为湿疹与“湿”相关,内因性湿称为内湿,是指肠胃功能不佳,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形成湿浊之气停留在体内,日子一久,渐成湿热体质。
急性湿疹多属中医所谓的“湿热”型患者,患部皮肤红痒、水泡渗液,容易口渴、心烦、便秘,小便深黄量少等,中医多会配给清热除湿汤加以治疗。慢性湿疹患者要注意“脾虚夹湿”。偏湿者皮肤的水泡较多,搔后泡破渗出黏体,患者会有疲倦、胃口欠佳等症状,中医以除湿止痒汤治疗。
慢性湿疹患者要注意“脾虚夹湿”的问题,病情日久,患者皮肤会呈现暗淡不红、渗液少、有淡黄色的脱屑或结痂的斑片,脸色也较苍白,胃口不好、腹胀、排便稀软,中医多采用除湿胃苓汤治疗。
此外,也有部分慢性湿疹患者属于“血燥”型,皮肤会变得粗糙、肥厚,表面有抓痕、血痂,肤色暗淡甚至有色素沉淀。中医建议,湿疹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等等。
以上介绍了关于“湿疹在治疗时应注意的问题”的一些相关信息,相信您对此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皮肤病研究所专家强调:危害严重,希望患者朋友早日到医院进行相应的诊断与治疗,以免自己日后遗憾。若您还想了解更多详细内容,请联系皮肤病研究所专家。我们的专家会给您最全面,最权威的解答。皮肤病研究所祝您健康!
ql 5
转载请注明:http://health.yealer.com/sz/2019/2019-03-21/11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