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您现在的位置:阳光健康网 >> 骨科 >> 骨质疏松 >> 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及诊断
    文章来源:阳光健康网
    时间:2013-2-22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下面来了解一些关于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1.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1)疼痛、脊柱变性和发生脆性骨折。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胸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腰椎骨折可能会改变腹部解剖结构,导致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和过早饱胀感等。

      (3)骨折。脆性骨折是指低能量或者非暴力骨折,如从站高或者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亦可发生骨折。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2.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临床上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通用指标是:发生了脆性骨折及/或骨密度低下。目前尚缺乏直接测定骨强度的临床手段,因此,骨密度或骨矿含量测定是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以及评估疾病程度的客观的量化指标。

      (1)脆性骨折:指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这是骨强度下降的明确体现,故也是骨质疏松症的最终结果及合并症。发生了脆性骨折临床上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

      (2)诊断标准(基于骨密度测定):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与骨强度下降有关,而骨强度是由骨密度和骨质量所决定。骨密度约反映骨强度的70%,若骨密度低同时伴有其他危险因素会增加骨折的危险性。因目前尚缺乏较为理想的骨强度直接测量或评估方法,临床上采用骨密度(BMD)测量作为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监测自然病程以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的最佳定量指标。

      在治疗期间患者一定要配合规范化医院的专业治疗并坚持治疗和用药。最好是在早期进行诊治,这样容易在发病初期控制病情,达到完全康复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health.yealer.com/gk/2013/2013-02-22/874.html

    手机版网站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及诊断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 链接合作
  • 牛皮癣医院
  • 点击申请
  • 点击申请
  • 点击申请
  • 点击申请
  • 网站备案号:黔ICP备05000079号-1 温馨提醒: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 Copyright (C) 2013 health.yealer.com 蜀龙健康频道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本 站 信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