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您现在的位置:阳光健康网 >> 骨科 >> 腰椎病 >> 中医治疗骨科疾病及中医疗法
    文章来源:阳光健康网
    时间:2018-12-5

     

      中医可以用来治疗骨科相关的疾病!那么需要什么条件?中医认为慢性骨髓炎是外感湿热邪毒,久而不解,蕴传入骨为脓所致。 其分型是根据。“正气”“邪气”轻重而定。依据正邪盛弱程度分别采用祛邪扶正的治疗方法。“久病必虚”,慢性骨髓炎病程往往迁延不愈,病人往往合并气血虚,肾气不足的表现,故治疗时应着重加强补益。那么,接下来会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医是怎么治疗骨科的。

      骨科患者可以考虑用一下热毒炽盛型 本组共3例,均为病程短者,患处红肿、热痛,窦口流黄稠脓液,体温38°以上,中医症候中有口渴、便赤,舌红、脉洪数,治拟祛湿邪泻火,药用生地15 g,金银花10 g,泽泻10 g,车前子9 g,知母10 g,茯苓12 g,蒲公英15 g,败酱草12 g,黄连9 g,黄柏9 g,红花9 g,甘草6 g,邪毒盛者加清热解毒之连翘、紫花地丁。血瘀者加桃仁、川芎等。这些东西是很有必要的。

      骨科患者可以考虑用一下 脾肾阳虚型 本组共10例。患处稍肿胀、疼痛,体温正常或稍高。症候有畏寒、乏力、纳差、舌淡、脉沉缓无力。X线可见骨质疏松。治则益肾补脾,托里解毒,方用托里消毒饮加减,药用黄芪30 g,党参15 g,川芎,山药、白术、金银花、牛膝、茯苓、熟地各12 g,白芷、皂角刺、甘草各6 g,建议患者长期使用!

      骨科患者可以考虑用一下气阴两虚型 本组病人共4例。表现为局部稍肿痛,有轻度灼热感,破溃口流清稀淡薄脓液。症候见:乏力,口干,自汗,体温不高,脉细无力,舌红。治拟益气养阴,清虚热解毒。药用黄芪30 g,党参30 g,当归、川芎、白芍、茯苓各9g,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g,陈皮、木香、制乳香、没药、穿山甲各6 g,重在补气养血,益肾生精,佐以祛湿毒,长期饮用此药是非常有用的。

      骨科患者可以考虑用一下中医外治法 将伤口清创后不封闭,用中药:煅石膏100 g,红花石20 g,蒲公英、血竭、侧黄柏、黄芩、黄连各15 g,冰片10 g,麝香0.5 g,小火煎至约200 ml 去渣,尽量将药液浓缩,无菌纱布浸入,沾透药液后,置入清创后伤口内,不留无效腔,充分引流,每日换1次,诱导肉芽生长,祛腐生新,待肉芽生长覆盖伤口后,可配合应用生肌膏,以促进生肌收口,待肉芽生长充满伤口后,可植中厚皮片覆盖。这些需要长期用下去,逐渐才有了疗效。

      nhl  5

    转载请注明:http://health.yealer.com/gk/2018/2018-12-05/11295.html

    手机版网站中医治疗骨科疾病及中医疗法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 链接合作
  • 牛皮癣医院
  • 点击申请
  • 点击申请
  • 点击申请
  • 点击申请
  • 网站备案号:黔ICP备05000079号-1 温馨提醒: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 Copyright (C) 2013 health.yealer.com 蜀龙健康频道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本 站 信 息